编者按:陕西省扶风县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,以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为指引,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持市场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路子,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,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“引擎”。
9月的扶风县法门镇马家村,绿意盎然,瓜果飘香。“嘀嘀嘀——嘀嘀嘀——”一阵手机铃声响起,村民李芳彦急忙掏出来一看,“该浇水了,大棚温度高啦!”她一边自言自语,一边赶往一座香菇棚,开启阀门,通过自动化喷淋设备,对一排排菌棒进行降温处理。
“这种先进的务农手段,在马家村食用菌基地很平常,这里的100座香菇大棚都在采用此手段。”头戴草帽的基地负责人赵胜利说。经过近三年努力,基地依托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将果树枝条回收制成菌包,用于食用菌种植,“点草成金、变废为宝”,实现项目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。
打造出一套科学、系统、完整、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。
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胜利
“扶风县是国家级苹果生产基地县,每年冬春季修剪的数万吨废弃枝条不能焚烧,堆放在果园中又影响生产。”返乡创业的赵胜利注意到,果树修剪下来的枝条可作为生产食用菌的原料,让产业循环发展起来。
为保障合作社食用菌产品绿色无公害,在生产菌棒的过程中,栽培菌料始终保持由果树枝条加工、五谷杂粮粉碎而成。
待到食用菌采摘完毕,赵胜利又把出完菌菇的菌包制作成菌糠,用作果菜的基肥,实现了以地种果、以果养菌、以菌肥地的循环利用,不仅增加了收入,也让果园杂物变废为宝。目前,全县认定的绿色有机苹果、猕猴桃种植面积10多万亩,每年产生废弃枝条、秸秆至少3万吨。赵胜利将废弃枝条集中破碎用于食用菌菌棒的做法,为该县农业废弃枝条秸秆变废为宝、综合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。
“点草成金、变废为宝,利用果农废弃的果树秸秆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,使食用菌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,已成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、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。”基地负责人赵胜利说,与此同时,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组发展食用菌产业,总种植面积350余亩。
由基地进行统一技术培训、统一运输、统一购销,提高种植户种植技术,降低种植成本,为种植户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。截至目前,基地流转土地为民增收800多万元,企业发放各村大棚技术管理费100多万元,村组集体经济分红90多万元,企业发放各类务工工资500多万元。
位于扶风县午井镇的华泰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果品种植、贮藏保鲜、市场营销以及科技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。近年来,合作社致力于发展立体农业、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,开展林下种植和养鸡养鹅等,
据了解,该基地在猕猴桃园区栽植银杏,利用银杏落叶还田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,避免了使用化肥、农药等不利于土壤的因素。同时,发展林下空间种植、养殖。在不影响猕猴桃园区正常发展下放养鸡、鹅,利用家禽的食草性节省除草成本投入,粪便增加土地肥沃程度,以生态、绿色循环的套种模式减少成本投入。以猕猴桃示范园区为依托,林下推广“果菌套种”模式,种植赤松茸、羊肚菌等,让废弃农作物长出新品种,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了农业产业循环利用,科学发展。
截至目前,合作社共投放家禽2000多只,种植大量赤松茸、羊肚菌,种植优质猕猴桃1100亩、露天樱桃120亩、大棚樱桃30亩、布朗李子20多亩、葡萄50多亩、水果玉米50亩等,年产值达500万元,通过土地流转、入股分红、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。
无独有偶,走进扶风县天度镇下寨村乔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甜柿子产业园,柿子树上已经挂满了绿油油的柿子。柿子树下,一群大白鹅低头觅食。据乔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,2015年投资建成600亩高标准甜柿子产业园,今年正式进入盛果期,预计亩均产量3000余斤,亩均收益可达1万余元。随着甜柿子产业园建设推进,甜柿子树长势良好,但杂草较多,对果树生长造成了极大影响,于是产业园引进了1000只大鹅进行生物除草,不到半个月时间果树种植区杂草大幅减少,大鹅长得肥胖,治理效果明显。
天度镇下寨村乔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甜柿子产业园
“大鹅生物除草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,还增加了肥力,提升了地力,生态效益凸显,同时还大大节省了人工,粗略估算节省工费5万元,销售大鹅也可增加效益15万元,实现了立体生态、经济效益双丰收。”甜柿子产业园负责人任婉婧说。
扶风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,实现了物质多层次利用,既减少田间废弃物堆积,改善农田环境面貌,又减少化肥使用,改良生产方式,还能使各类生产废弃物进入循环利用,环保节能。今后,扶风县将继续以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为指引,加快建设现代农业,转变农业增长方式,以3个示范基地为中心,提升示范片区效益能级和覆盖面,辐射带动扶风全县,乃至全市循环农业发展,探索走出一条低投入、高产出、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。
作者,唐志强 扶风县文联副主席 作协主席